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218章(2 / 2)

“这是为什么?”蒙奇讶异道:“证据确凿,难道北辰老儿还能抵赖不成?”

蒙毅淡淡的瞥了侄子一眼,说:“没错,他完全可以抵赖不认,而且谁也拿他没办法。”

“哦?其中原因,还请蒙大人指教。”赵亮问道。

蒙毅无奈的笑了笑:“照小国师所说,目前肤施县令手中掌握的,仅仅是口供而已。不论是渭水帮的少帮主,还是昆仑派的杀手团,都不足以证明北辰有罪。”

坐在一旁的郑卢雅好奇道:“啊?这些当事人都招了,证据还不够?”

“不够。”蒙毅说的非常坚定:“如果是一般的案件,只要行凶的罪犯肯认罪招供,基本上就等于铁案了。凡是他咬出来的人,有一个算一个,都逃不过大秦律法的制裁。可是,眼前这事并非郡县之中的寻常案子,而是涉及朝堂的争斗。当年天下大争之时,七国群雄纵横捭阖,涌现出不知多少门客死士。他们为了实现主人的谋算和意图,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,利用反间计与敌人同归于尽,甚至还成为了一种令人敬仰的潮流。这类事情层出不穷,影响颇深,所以,无论是对于陛下而言,还是对于文武百官而言,所谓人证口供,用在大人物身上往往是不足采信的。”

“我明白您老的意思了,”赵亮点点头:“地方官员将案卷呈送到朝廷的时候,包括陛下在内,朝中的大人们最先联想到的恐怕不是北辰有什么罪过,而是这一切,可能是我为了铲除竞争对手,专门给北辰设的局。”

郑卢雅在旁边接着补了一刀:“并且是那种一眼就会被识破的笨局。”

听她说的有趣,蒙毅哑然失笑道:“哈哈哈,没想到仙姑如此诙谐。能轻易被识破的笨局倒不至于,不过多少会令人有些疑神疑鬼。尤其是咱们的陛下,什么波诡云谲的事情没经历过?又岂会因为这样的一宗奇案,动摇了大小国师相互制衡的局面?既然熄灯道长没有受到伤害,也没有干扰到小国师的地位和徐福道长的东渡,那么陛下也就没有必要再为此大动干戈,反手重击大国师。顶多也就是口头上对其敲打一番,来个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而已。至于说灭门惨案嘛,不是已经抓到凶手了吗?统统拉出去砍头,便足以给朝廷军方和武林人士一个交代。”

赵亮心中暗自寻思,从他个人的角度而言,是否一定要借此机会扳倒北辰,其实根本不重要。正如蒙毅所说,通过这件事情,秦始皇必然会警告北辰,让他以后有所收敛。这样一来,只要北辰老儿能够暂时老实些,不再出面干扰破坏徐福的东渡壮举,就算万事大吉、达到目的了。同时,北辰退出与赵高的合作,也可以大幅降低自己行动的难度。

想到这里,他微微颔首道:“您老的话有道理。这件事本身与我们并无关系,只是因为涉及熄灯道长的名誉,我才被迫出手。现在案情既然已经真相大白,朝廷最后究竟会如何发落,也没有必要过多关心了。”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