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435章(2 / 2)

“且慢!”韩德让忽然又开口道:“太后,陛下,老臣建议,还是应该抱着宁可信其有、不可信其无的态度,来妥善应对此事。我们把临安侯留在这里可以,不过,是否派个密使过到那边去,见见宋朝皇帝呢?”

萧太后思索片刻,点点头:“韩爱卿的意思是,万一赵恒真有此心,的确派赵亮前来接洽,我们也不好浪费对方的诚意,是吗?”

韩德让点点头:“正是此理啊,太后。老臣以为,可否让临安侯赵亮写上一封手书,表明大辽也愿意和平,随意请赵恒尽快派遣正式的使臣来谈。那么这样的话,咱们便等若立于不败之地。此事如果有诈,写信的是宋朝的侯爵,就算传扬出去,也与我们毫无关系啊。”

“妙哉,果然是老成谋国之计!”萧太后高兴道:“能成,咱们就谈;不能成,咱们就打!反正不是我们提出求和的。”

她思索片刻,又问道:“您说,派谁做这个密使呢?”

韩德让微微拱手:“既然信是由宋朝人写的,那送信,也应该找一位宋朝人啦。依老臣看,不如就让王继忠跑一趟,太后以为如何?”

萧太后连连点头:“韩爱卿跟我想到一块儿去了,王继忠原本是宋朝的云州观察使,刚刚被俘归顺大辽不久,对那边熟门熟路,让他去,再合适不过了!我说赵侯爷,看来还是得请你辛苦一下,赶紧回去写信吧。”

赵亮可怜巴巴的点了点头,差点就想说:“可是我不会写繁体字啊!”不过,他最终还是把这话忍了回去,生怕如此荒唐的理由立马令萧太后翻脸,当场拿他祭旗,于是只好硬着头皮跟韩破阵离开大帐,往宫帐军的营地走去。

折腾了整夜功夫,此时赵亮早已经困倦难熬、疲惫不堪。韩破阵把他安置在一个独立的小帐篷中,命一小队卫兵将此处看牢,接着又找来笔墨纸砚,让他赶紧写信。

赵亮独自坐在帐篷里,硬生生憋了一个时辰,直到外面天色放亮,他也没勇气提起那支毛笔,写出只言片语。

正当赵亮发愁等会儿该如何交差之时,帐篷外面忽然响起一个声音:“我奉太后之命,来找里面的人取信。”

第二百三十八章 请人代笔

赵亮心中暗叫:大事不好!收作业的来了!我这儿还他妈一个字都没写呢。

他慌慌张张的站起来,才稳住身形,就见帐篷帘子便被人从外面掀开,一个四十来岁模样的中年男子低头钻进帐中。

那人看见神色慌张的赵亮,也是微微一愣,然后赶紧抱拳拱手道:“在下汴京王继忠,拜见临安侯。”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