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664章(2 / 2)

司马元显讨伐桓玄的时候,刘裕当时正随同刘牢之率领的北府兵,在前线与荆州军对峙。主将突然倒戈投降,他作为部下无可奈何,只好跟着一起改旗易帜。

不过,在一众投降过来的北府将军之中,刘裕是唯一一个真正受到了桓玄青睐重视的人。

这其中的原因也非常简单,他是当初追随赵亮,护送桓玄平安返回荆州的大功臣之一。

所以,在年轻的南郡公看来,刘裕不仅是自己的恩人和朋友,也是北府军中唯一可以信赖的将领。于是,桓玄连续几次给刘裕晋升官职,并且将越来越多的兵力交给他来指挥。

刘裕也不负桓玄的期望,为朝廷相继平定了孙恩和卢循借助五斗米道所发动的平民叛乱,在军中的地位日渐鼎盛。

公元403年冬,刚刚掌权一年时间的桓玄,受不住权力的诱惑,心中萌生了跟他父亲桓温一样的念头,打算百尺竿头更进一步,取皇帝而代之。

对于此事,他的做法可比其父要直截了当多了。

桓玄甘冒天下之大不韪,直接威逼晋安帝司马德宗禅位,并建立了“桓楚”政权,自封君主登基。

对于这场突如其来却又在意料之中的政变篡位,忠于皇室的各路人马纷纷起兵讨伐,刘裕便是其中一个。由于北府兵的战斗力最强,而他个人的声望也极高,所以无论是豪门望族,还寒门布衣,都纷纷推举他来担任讨桓盟主。

于是,刘裕汇集东晋各地军队,向篡位者发起了挑战。经过连番苦斗,桓玄终究不敌刘裕,于公元404年战败身死,年仅三十六岁。

这也正应了赵亮当初奉劝他的那句话:“权势诱人,仇恨弥久,天道循环,民心向背。”

而击败了桓玄的刘裕,则成为了朝廷的新星。

在那之后,他又率兵为东晋南征北战、开疆扩土,连续攻灭南燕、征服谯蜀、震慑仇池、荡平荆扬、北亡前秦,不仅彻底结束了东晋长期以来地方割据的局面,真正统一了整个南方,甚至还兵峰直指长安,险些收复北方失地。

公元420年,出身寒门却深得朝野民心的刘裕,决定取代腐朽不堪的司马氏,降封晋恭帝司马德文为零陵王,灭亡东晋,立国号为“宋”,正式开启中国历史上的南朝时期,并一举改变了几百年来一直由豪门望族统治天下的陈旧规则。

当初讨伐篡位者的大英雄,到后来自己又成了篡位者,想想也颇有些讽刺的意味,不过,这也同样印证了大哥赵亮的那番“神预言”,果然天道循环,诚不我欺。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