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678章(2 / 2)

越王勾践不禁好奇道:“哦?那么究竟什么是农末俱利和平粜齐物呢?”

听他这么问,叶思佳的小心脏险些没蹦出来,因为她根本答不上来。不过幸好文种先开了口,替他解释道:“农者,耕作之人也;末者,商贾工匠也。范蠡认为,谷贱伤农,谷贵则伤末,只有将谷价控制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内,才能保证农民、商人和工匠都可得利,进而维持各自的运转。”

“嗯,说的有道理,”勾践点点头道:“价格忽高忽低,即便获利颇丰,那也只是一时的。但凡有任何一方受损,迟早也会给另一方带来灾难。”

文种轻抚胡须,继续讲道:“而平粜齐物之说,则是指在丰收的年份,国家把粮食收购储藏起来,在歉收年缺粮时再把粮食平价粜出,借以稳定市场和民心。这与刚才那姑娘所说的方法策略,不是如出一辙吗?”

闻听此言,赵亮和叶思佳都不禁是面面相觑,心中同时暗道:我的天,居然会这么巧?!

而北大经济系毕业的小雅同学,则显得胸有成竹。她一边认真听文种解释,一边不住的微笑点头,还时不时的用眼神向赵亮他们示意:别大惊小怪的啦,我心里有数。

眼前这一幕,对郑卢雅而言,也的确是意料之中。

范蠡作为中国商业鼻祖,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各种经商思想和理论体系,无论是对于他的同代人而言,还是对于后代人来说,都具有着极大的影响。

其中,“劝农桑,务积谷”、“农末俱利”、“务完物、无息币”、“平粜各物,关市不乏,治国之道也”、“夏则资皮、冬则资絺、旱则资舟、水则资车,以待乏也”等商业运行理论,至今对现代经济发展也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。

所以,像这种中国经济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,小雅在大一的课堂上就早已经听得耳熟能详了。

眼下遇到越王向范蠡问政,她应急救场,也仍旧是紧贴着历史记载,往范蠡原本商业体系上靠,自然是轻而易举便能得到文种的认可和佐证。

果不其然,勾践听完文种的详解,顿时大喜道:“范卿真乃国士无双啊!有此良策,何愁我大越不能迅速振兴?”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