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334章(2 / 2)

老人摸着胡子笑嘻嘻地告罪道。

合着人家不知爷孙俩人那么简单,只怕昨晚上自己给了两块钱的时候,就被人给盯上了。

只是没想到那几个管理员会突然出现,打乱了他们的计划,不然怕是自己的钱包恐怕就要不见了。

徐童顿时就冷笑起来:“呵呵,合着是我走了眼,把鹰当了鹌鹑打,放过了你们这群大老鼠,新人踩板子见笑了。”

老人这一说,他就明白过来,那几个管理员恐怕也是察觉到他们是小偷,否则为什么放着别的商户不管,专门抓着他们走。

只是那些管理经验不够,不敢直接说抓小偷,怕打草惊蛇,说话有冲,结果反而犯了众怒,连自己也误会了,还把他们整蛊了一顿。

这不禁让他叹息一声,有些时候,黑白眼睛去看,未必就是真的,自己这也算是受教了。

此时坐在一起,把事情一说开也就过去了。

两人随意聊了几句,徐童本想在老人身上套出点主线的线索,可惜这是个老江湖,滑溜得很,嘴里满是黑话,和你兜着圈子聊,愣是说不到点子上。

说了半天,他也乏了,老人也说累了,对方一拱手就回自己那桌上,给自家孙儿喂点心了。

这边刚走,就见方才走下楼的那妇人又走了上来,瓜子脸,大眼睛,长得确实好看,只是虽然补了妆,但还是能看出来刚刚大哭过一场的样子。

虽然不知道她为什么哭,但结合桃花庵这出戏,倒是能猜想出一二来。

这个故事很短,说的是有一个叫做书张才的书生,出门聚会,结果一去十二年袅无音讯,其妻窦氏思念丈夫整日幽幽寡欢,望眼欲穿。

一次偶然看到一个小孩和自己丈夫很相似,就认这孩子做义子。

无巧不成书,大街又见一卖衣老妪王三思,所卖之物正是其夫离家之时所穿衣服,追问根由才得知,张才于十二年前已故。

悲伤之余,又得知张才望会期间曾与桃花庵尼姑陈妙善有私,并生一男,因庵中无法抚养,遂交于王三思转卖他人。

窦氏桃花庵访尼,与陈妙善互诉和张才的生离死别之苦,同命相怜,以德报怨,又将妙善接到家中奉养,以了丈夫生前之念。

数年后,义子高中状元,举家欢喜,王三思也来道贺,才道破状元郎正是妙善所生,是张才这家伙的亲儿子。

看似阖家欢乐,结局大好,但用屁股想也知道,张才就是个渣男,出去风花雪夜,最后还要老婆给他收拾烂摊子。

看这俩母子俩的动静,就能猜测出来恐怕其中的缘故,就如这台戏的内容差不多了多少。

徐童对这对母子的故事不感兴趣,他感兴趣的是凤来楼这个地方,明明是无关联的事情,却总是给人一种息息相关的感觉。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